服務熱線
4006-598-119
海灣氣體滅火系統探測器及控制裝置如何設置?
一、問題描述及原因分析
1.問題描述
1)氣體防護區設置的感溫探測器靈敏度低于一級;
2)氣體防護區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噴放濃度大于無毒性反應濃度(NOAEL濃度)時,未設置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及其狀態顯示裝置;【圖示1】
3)海灣氣體滅火控制系統獨立設置時,未將火災報警、滅火動作、手動與自動轉換、防火門(窗)、防火閥、通風空調等設備運行狀態和系統設備故障等信息傳送到消防控制室火災報警聯動控制主機上;
4)氣體滅火控制器主電源連接不符合消防電源要求?!緢D示2】
圖示2
2.原因分析
1)探測器靈敏度、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等要求,設計圖紙未表示清楚;
2)施工單位未做好火災報警聯動控制主機與其他聯動設備的通訊、接線和調試工作。
二、規范要求及正確做法
1.規范要求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2005)第5.0.1條【圖示3】、第5.0.2條、第5.0.3條、第5.0.4條【圖示4】、第5.0.5條、第5.0.7條【圖示5】、第5.0.8條。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 25506-2010)第5.3.4條。【圖示5】
2.正確做法
圖示4
圖示5
三、應對措施及防治指南
1.采用氣體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應選用靈敏度級別高的火災探測器;
2.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大于無毒性反應濃度(NOAEL濃度)的防護區,應設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防護區內外應設手動、自動控制狀態的顯示裝置;
3.設有消防控制室的場所,各防護區滅火控制系統的有關信息,應傳送給消防控制室;
4.控制與顯示類設備應與消防電源、備用電源直接連接,不應使用電源插頭。
來源:《江蘇省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驗收常見問題解析及防治指南》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2005)
第5.0.1條 采用氣體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其設計應符合現行 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的規定,并應選用靈敏度級別高的火災探測器。
第5.0.2條 管網滅火系統應設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預制滅火系統應設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種啟動方式。
第5.0.3條 采用自動控制啟動方式時,根據人員安全撤離防護區的需要,應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遲噴射;對于平時無人工作的防護區,可設置為無延遲的噴射。
第5.0.4條 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大于無毒性反應濃度(NOAEL濃度)的防護區和采用熱氣溶膠預制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設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當人員進入防護區時,應能將滅火系統轉換為手動控制方式;當人員離開時,應能恢復為自動控制方式。防護區內外應設手動、自動控制狀態的顯示裝置。
第5.0.5條 自動控制裝置應在接到兩個獨立的火災信號后才能啟動。手動控制裝置和手動與自動轉換裝置應設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裝高度為中心點距地面1.5m。機械應急操作裝置應設在儲瓶間內或防護區疏散出口門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第5.0.7條 設有消防控制室的場所,各防護區滅火控制系統的有關信息,應傳送給消防控制室。
第5.0.8條 氣體滅火系統的電源,應符合 現行有關消防技術標準的規定;采用氣動力源時,應保證系統操作和控制需要的壓力和氣量。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 25506-2010)
第5.3.4條 對氣體滅火系統的控制和顯示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能顯示系統的手動、自動工作狀態及故障狀態;
b)應能顯示系統的驅動裝置的正常工作狀態和動作狀態,并能顯示防護區域中的防火門(窗)、防火閥、通風空調等設備的正常工作狀態和動作狀態;
c)應能手動控制系統的啟、停,并顯示延時狀態信號、緊急停止信號和管網壓力信號。